《羔羊》
深夜的犯罪心理学研究室里,灯光惨白如霜,孟欢指尖划过那封匿名信泛黄的纸页,一行字像淬了冰的刀直直刺进眼底:“亲爱的羔羊,你终于长大了。”二十年来,她以“连环绑架案幸存者”的身份筑起高墙,将自己塑造成被命运垂怜的脆弱羔羊——可此刻,这墙轰然倒塌。
市刑警队档案室里,范晓东盯着最新案发现场的照片:受害者胸腔被剖开,里面静静躺着一帧孟欢十二岁的生日照,照片背面用红笔歪歪扭扭写着:“下一个轮到你了。”作为当年亲手从凶手枪下救出她的刑警队长,范晓东看着眼前这个被媒体捧为“天才犯罪心理学教授”的女人,第一次感到了寒意——那些被他侦破的悬案,竟都像提前为这场“献祭”排练的序幕。
孟欢开始疯狂黑入FBI机密数据库,当一段模糊的监控录像跳出屏幕时,她浑身发冷:育婴室外,七个戴着不同面具的人排着队,像在参观展品般隔着玻璃看她熟睡的脸,所谓的“保护”,不过是更精密的囚笼;那些声称爱她、养育她的“家人”,原来早在她还是婴儿时,就轮流将她的恐惧刻进DNA。
范晓东的追查陷入泥沼:他信任的同事总在关键时刻销毁证据,他被停职的理由荒诞至极——“与凶手共情”,当他踹开那间秘密公寓的门,满墙案件照片用红线织成巨网,中心钉着的,正是孟欢的出生证明,上面七个签名像七道诅咒。
暴雨倾盆的夜,孟欢把自己作为诱饵走进黑暗,却听见范晓东的声音轻得像叹息:“欢欢,你该见见我们的……父亲们。”枪口对准她的瞬间,他亮出的领养文件上,DNA鉴定结果如同一记重锤:她是三十起悬案凶手的“共同作品”。
血色教堂里,孟欢笑着扣动扳机,子弹穿透范晓东的肩头,也穿透了所有谎言。“亲爱的哥哥,”她抚摸着滚烫的枪管,“你保护的从来不是羔羊——是披着羊皮的狼。”有些保护,是更高明的驯化;有些猎物,生来就是猎人。
相关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