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0年代的东北,老工业区的汽锤声像被岁月磨钝了棱角,日渐稀落,机械厂的账本上,触目惊心的赤字像块巨石,压得技术员王建国喘不过气——父辈们布满老茧的手即将失去饭碗,这个厂里最年轻的技术员心一横,带着几个老师傅钻进废弃车间,敲敲打打造出了“新型煤气罐”:外壳加厚,阀门严实,本是给厂里寻条生路,却把妻子林秀兰吓得声音发颤:“建国,你这是要造炮弹啊?”
订单却像雪片一样飞来,王建国只能拉上刚技校毕业的儿子王小军,用“家用炊具”的名义瞒天过海,集装箱远渡重洋时,他们没想过,这批本该走进寻常百姓家的煤气罐,竟被某国武装分子当成了临时燃料罐,战场上的火光隔着报纸映进林秀兰的眼里,她攥着妇联主任的手,带着厂里的姐妹们冲进厂区,要揪出“黑心军火贩”。
调查却在战区的废墟里拐了弯——国际救援组织传回的照片里,几个煤气罐被垒成简易炉灶,难民们用它煮着糊糊,孩子们围着火光笑,冻红的小手捧着热气腾腾的碗,眼神亮得像星星,这意外的画面让喧嚣的抗议声突然静了,可还没等王建国喘口气,军方的人突然出现在厂门口:第三代煤气罐的改良图还摊在王小军的床上,卡车已驶向港口,引擎声碾过他最后的犹豫——坦白,把这堆可能再惹祸的“铁疙瘩”拦下?还是继续这场豪赌,赌它们能真正帮到那些需要温暖的人?
汽锤声早已停歇,可时代的风,正把每个人的命运吹向未知的远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