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雨航的人生在暴雨夜的旧书摊拐了个弯——他被一道雷劈中后,眼底竟多了一抹金光,从此,世间万物在他眼中都镀上了"价值"的轮廓:菜市场鱼摊下垫着的泛黄报纸,是明代孤本《菜根谭》手抄稿;学校后巷乞丐讨饭用的破碗,底部藏着北宋汝窑的"奉华"款识;就连校花随手别在发间的那枚旧发卡,竟是用慈禧太后陪葬的夜明珠打磨而成。
"这小子肯定是家学渊源!"古玩圈的老油条们摸着下巴嘀咕,没人相信一个普通大学生能凭空练就"鉴宝金瞳",可刘雨航只是笑笑,继续着他的"日常":用五十块从废品站老板手里"捡"走裂缝缠身的唐代陶俑,一周后在拍卖行拍出八百八十万;帮邻居大爷鉴定祖传的"破铜烂铁",结果发现是商周青铜鼎的碎片,拼起来足以让博物馆馆长连夜带着专家团队登门拜访。
正当他以为这不过是场"靠眼吃饭"的奇幻冒险时,一桩跨国文物走私案悄然将他卷入,国际黑市"幽灵"盯上了他经手的每一件珍宝,从故宫流出的金编钟到敦煌失落的经卷,线索竟都指向他这个"民间鉴宝师",面对全球通缉令和暗杀威胁,刘雨航反手将价值连城的国宝悉数捐赠给国家:"别查我了,我上交的文物,够开三个国家级博物馆。"
而那个总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裤,每周三准时来收他"废品"的漂亮学姐,身份远比表面复杂——她是文物局潜伏在民间的卧底,任务本是监视这个"鉴宝天才",却在一次次交锋中发现,他看穿的不只是文物的价值,更是人心深处对国宝的敬畏,当金瞳与卧底相遇,当日常捡漏升级为护宝之战,一场关于守护与传承的传奇,才刚刚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