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吞象》
晁轩的人生曾像写字楼玻璃幕墙外的云,淡得连形状都懒得被记住,作为科技公司中层运营,他的日常在报表与会议里打转,最大的烦恼是KPI差0.3%拿不到全额奖金,是母亲催婚时电话那头的沉默,直到暴雨倾盆的加班夜,他无意在碎纸机旁捡到半张被水浸湿的财务报表——上面的数字像淬了毒的针,瞬间扎破了他安稳的假象。
原来公司高层以“海外并购”为幌子,正掏空一家老字号养老院项目,报表上每一笔亏损,对应着养老院里几十个无依无靠老人的餐食与药费;而“灰色收入”栏的数字,足够他不吃不喝工作两百年,他攥着半张纸的手指发白,窗外的闪电劈过,照亮了脸上从未有过的挣扎。
欲望如藤蔓,一旦缠上便难挣脱,第二天,副总拍着他的肩说“晁轩,你是可造之材”,递来的合同上签字栏墨迹未干,却像一张吃人的嘴,他想起攒了三年才买的二手公寓,想起母亲银行卡里等着结婚的存款,更想起养老院院长布满皱纹的脸——上个月他去做志愿者,老人颤巍巍塞给他一颗糖,说“小伙子,笑起来像太阳”。
就在他快要被漩涡吞没时,白晶晶出现了,她是养老院的社工,穿洗得发白的牛仔裤,帆布包里永远装着给老人带的润喉糖,第一次见面,她蹲下捡起被风吹落的糖纸,抬头笑:“叔叔说你是好人,好人怎么会皱眉头?”她的世界像口深井,清澈见底,却藏着让人安心的力量。
晁轩开始偷偷去养老院:看她给失语的老爷爷读报纸,陪痴呆的老奶奶晒太阳,把旧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整整齐齐,有次他见她蹲在地上给走不动的老人系鞋带,夕阳镀在她发梢,像撒了层金边,那一刻他突然明白,有些东西,比合同上的数字更珍贵。
考验接踵而至:高层用项目威胁他,甚至伪造证据要踢他出公司;白晶晶因坚持公开真相,被造谣成“职业乞丐”,天台上,风刮得他睁不开眼,手机里是白晶晶的消息:“别怕,就算天塌下来,我也陪你一起捡碎片。”
他把所有证据匿名寄给监管部门,当警车开到公司楼下,他回头看了一眼写字楼,玻璃幕墙反射的阳光刺得眼睛发酸,走出大楼,白晶晶站在梧桐树下,手里拿着两颗糖,朝他招手。
《吞象》讲的从不是蛇吞象的贪婪,而是人在欲望面前,如何守住心里的那颗糖——甜,不腻人;暖,不烫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