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蝉鸣与未寄的信》
九十年代的夏天,是被蝉鸣拉得漫无边际的画布,林蔓坐在教室第三排靠窗的位置,阳光穿过香樟叶的缝隙,在她摊开的课本上落下斑驳的光点,也照亮了她永远无法藏匿的目光——讲台右边,徐俊亦转笔的指尖划过空气,带着少年独有的、像夏日汽水般冒泡的潇洒,他是全校的“神话”:篮球场上的三分球总能掀起惊呼,成绩单上的名字永远烫金,连洗得发白的校服都挺括得像藏着风;而她是“神话”外的尘埃,成绩中游,解不出数学题时会咬着笔杆发愣,把所有心事都锁进带锁的日记本,连他的名字都只敢在心里默念。
他们的相遇像蒲公英偶然飘进窗台,轻得几乎不留痕迹,却又在彼此生命里扎了根,图书馆里她抱着摇摇欲坠的书本,他突然伸手扶住,指尖的温度烫得她耳尖红透;广播站她紧张到结巴,隔着人群看见他举着“加油”的纸条,手写的字迹比印刷体还工整;运动会她后勤递水,他却记得她从不碰冰的汽水,瓶身凝着细密的水珠,像他藏在动作里的细心,课本成了秘密的藏匿所:数学公式空白处画着歪歪扭扭的笑脸,英语笔记本页脚写着“徐俊亦加油”;放学她故意放慢脚步,他会自然跟上,说“顺路”;晚自习后她对着他送的磁带练歌,唱到《同桌的你》时红着眼眶,却不知道他宿舍的灯也亮着,耳机里放着同一首歌。
好友笑她“癞蛤蟆想吃天鹅肉”,她却偷偷报名物理竞赛,把他随口提过的知识点抄在笔记本上,边角磨出了毛边,他会在她感冒时把感冒药和温粥放在课桌里,纸条上写着:“林蔓,别总当小透明。”她以为这样的时光会永远持续,直到毕业那天——他递来一封折得方正的信,却被她父母突然的出现打断,两家曾是旧友,却因一场误会断了来往,家庭的鸿沟像猛然降下的幕布,把他们推向了不同的城市。
十年后的同学会上,他成了西装革履的企业高管,她成了温柔坚定的中学老师,当他在人群中轻轻叫出她的名字,她才发现,那些以为被时光掩埋的心动,原来从未熄灭,这一次,他们还会错过吗?或许青春的遗憾,从来不是为了让人沉溺,而是为了教会我们勇敢——勇敢地回头看,勇敢地走向那个曾惊艳了整个少年时代的人,把未寄的信,亲手递到对方手里。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