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九月的风裹着梧桐叶的清香漫过大学校道时,何雨桐拖着行李箱站在宿舍楼下,像株刚移出温室的雏菊——睫毛扑闪着对未知的期待,连笑起来都带着南方小城姑娘特有的软糯,书包里装着妈妈手织的毛线围巾,笔记本上“未来要做插画师”的字迹被笔尖摩挲得有些模糊,她是那种会被自动贴上“乖巧”标签的女孩,心里却藏着一整个春天的浪漫,连呼吸都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。
龚杰的出现,像颗骤然投入湖面的石子,在她平静的心湖砸出层层涟漪,作为校篮球队队长,他总穿着洗得发白的23号球衣,打球时汗水顺着下颌线滑落,眼底却淬着光,亮得能点燃整个球场;训练后爱倚着篮板吹口哨,逗得路过女生捂着脸笑;暴雨天把伞塞给忘带伞的学妹,自己顶着湿透的T恤冲进雨幕,发梢滴着水,却笑得痞气又张扬,是校园传说里“行走的荷尔蒙”,却偏偏对那个总抱着速写本坐在操场角落的女孩上了心。
初遇在迎新晚会后台,何雨桐搬道具时被地毯绊得踉跄,画架眼看要砸向舞台——龚杰像阵风似的掠过来,骨节分明的手稳稳托住画架,他低头看她,眼尾有颗小小的痣:“同学,你这‘创作工具’挺沉啊。”她抬头撞进他带笑的眼睛,耳朵瞬间红透,像熟透的樱桃,后来他总“偶遇”她:图书馆里“顺手”帮她抽出顶层最难够到的书,食堂端着餐盘坐在她对面的空位,早八课时把温热的豆浆塞进她冻得发僵的手里。
他们的感情像春天疯长的藤蔓,缠绕着篮球场的哨声、图书馆的沙沙翻书声、深夜宿舍楼下的路灯,龚杰把她画的小人儿贴在更衣室墙上,告诉队友“这是我未来的设计师太太”;何雨桐在他比赛失利时,偷偷在他包里塞张画着两个小人击掌的纸条,写着“你永远是我的MVP”,可青春的甜从来不是单味的糖,当何雨桐的父母在电话里反复强调“别耽误学业”,当龚杰因一次失误被质疑“队长名不副实”,当周围传来“学霸别被校草耽误”的议论,两颗年轻的心第一次尝到了现实的涩。
这不是简单的“校草爱上灰姑娘”,是两颗未经世故的心,在家庭期待、学业压力、未来迷雾的拉扯中,学着把“喜欢”变成“守护”,把“心动”熬成“坚定”,当何雨桐的插画作品获奖,当龚杰带领球队拿下冠军,当他们在毕业典礼上交换用彼此笔迹写的信,才明白“纯纯欲动”从来不是青涩的代名词——那是青春最珍贵的模样:敢爱敢伤,敢在跌跌撞撞里,把懵懂的心动,长成并肩成长的力量。

